处暑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3:17:43 866

处暑为秋季第二个节气,处暑“处”有终止之意,节气加茶标志着暑热正式退场,粥菜不名一钱网秋凉渐显。处暑处暑药食养生原则:甘润健脾贴秋膘,节气加茶酸敛润肺防秋燥。粥菜推荐一菜一粥一茶,处暑助您欢乐处暑。节气加茶

茯苓红豆莲子山药粥

秋季多燥,粥菜对于痰湿较重的处暑人来说,是节气加茶祛湿的好时候。茯苓、粥菜红豆、处暑莲子、节气加茶不名一钱网山药等食材洗净,粥菜加水大火煮开,小火慢炖成粥。可健脾和胃燥湿,为秋季祛湿之佳品。处暑时节需甘润健脾,可常饮此粥。

清蒸绿茶鲫鱼

鲫鱼剖开腹部去除内脏,冲洗干净。塞入茶叶,加料酒、葱、姜去腥,放入蒸锅蒸熟即可。

鲫鱼味甘性平,入脾、胃、大肠经,可健脾利湿、利尿消肿;绿茶清热泻火、生津止渴、消食除烦。两者合用,可用清热利湿,生津止渴。尤宜于脾虚湿困之消化不良,便溏水肿者。处暑时节,天气转凉,胃口渐开,贴秋膘尤需注意滋腻碍胃,可尝此菜,清淡醒脾,以助消化。

沙参麦冬玉竹茶

沙参、麦冬、玉竹各5克,开水冲泡,代茶饮用。每日3-5杯。

北沙参性微寒味微苦甘,入肺胃经,可清肺养阴、益胃生津、补肺阴清肺热,补胃阴清胃热,生津止渴;麦冬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、清热养阴止渴;玉竹性微寒味甘,入肺胃经,可养阴润燥、清热生津止渴。诸药合用,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,秋燥伤肺,胃阴不足,不思饮食,咽干、干咳、纳差、便干者可饮此茶。处暑时节,宜酸敛润肺防秋燥,可饮此茶。

清余湿防秋燥

处暑时节昼夜温差增大,气候特点为“燥气当令,凉热交替”。人体阳气进一步收敛,暑湿余邪未清易困脾,秋燥初起易伤肺津,常见口干咽燥、皮肤干裂、干咳少痰、倦怠等症。养生需清余湿、健脾胃、防凉燥。

处暑养生要点“春捂秋冻”需适度,早晚添衣防凉,午间减衣避热,重点护住颈背与足部。早睡早起敛神气,避免熬夜耗伤阴液。运动养生宜晨起打太极拳、八段锦,傍晚散步微汗即可,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。

处暑养生贵在湿燥兼顾,既清夏季残留之湿浊,又防秋季凉燥初袭。饮食宜温润平和,忌大寒大热,重在调和脾胃以生肺金。顺应天时,方能平稳过渡至深秋。

饮食忌贪食生冷(如冰饮、凉菜),以免寒邪伤脾;忌辛辣燥热之物(如辣椒、烧烤),防助燥伤津。宜食用薏米、赤小豆、茯苓以清化暑湿;宜食用山药、莲子、芡实以健脾益气;宜食用银耳、杏仁、蜂蜜、芝麻以温润防燥。

本组文/李金辉(北京老年医院)

(责编:孙红丽、杨迪)
本文地址:http://nanjing.jn5208.com/html/559c67498766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广州拟出台决定: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

南京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(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·政策落地进行时)

看看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成色

【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】这么一“升级”,吉林农业真的变了!

金秋瑶山 稻香鱼跃——清远连南稻田鱼文化节盛大开幕,数万游客共享秋收的喜悦

友情链接